随着电商的全方位冲击,凡是靠商品价格差盈利的实体商家,都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。连做为流量入口大户的商超,也未能幸免。
曾经,做为线下流量最大入口,商超,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争抢的香饽饽。阿里、腾讯等互联网大咖粉粉入股永辉、沃尔玛等大型连锁商超,就是为了争抢这庞大的线下入口。
互联网带来的新零售模式越来越丰富,朴朴的后仓式送货上门、多多买菜的今日订次日达、阿里基于驿站的社区团购也在紧锣密鼓地部署。这些互联网大咖的介入,让原来传统的商超线下流量最大入口的地位岌岌可危,而且连正常经营都受到了冲击。
短短几年来,众多大型连锁商超的市场份额都受到了严重威胁,家乐福、沃尔玛、麦德龙等,在各地已经有营业点陆续关停,大润发、永辉、苏宁等大商超的流量也明显有衰减现象,在全国各地,众多大型商超也都出现了关停现象。
之所以出现这种商超的关闭风潮,只是因为商超只有一个商品差价盈利,但为了这个盈利点,却得背负着庞大的运营费用,巨额的房租、人力资源、营销费用,都是商超必须承担的巨大风险。而互联网的信息化透明步伐越来越快,商品价格差越来越少,微薄的商品利润,已经无法承载商超庞大的运营费用。
做为线下实体店中当仁不让的最大流量入口,商超如果发挥其流量优势,通过互联网+来整合更多异业资源,把流量变现,而不再只赚取商品差价,那商超必将在互联网肆虐的时下市场满血复活。
每家商超都有辐射周边三公里的能力,也就意味着,周边三公里的流量最大入口就在商超。如果商超借助互联网系统,把流量共享给周边三公里的其它商户,和这些商户建立共营关系,那就能产生方园三公里的共营商圈,把流量完全变现,而不再象过去的传统模式那样,只守着单一的商品差价利润。
当然,不仅仅是商超有这样的优势,其他许多行业也一样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,象综合体、贸易公司,都可以把自身闲置(未完全发挥能效)流量做为共享变现的资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