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过度输液危害大!”这句话地球人都知道。但仔细一想,这就是一句“正确的废话”。因为我们完全搞不清怎样才算“过度”?什么情况不用输液,什么情况要输液……一脸懵呀!
过度输液的主要危害 1、 药物不良反应更严重 通过输液,药物直接进入我们血液,虽然药效更快发挥,可一旦有不良反应,也会被放大了。 2、 加重心脏负担 身体虚弱、心脏功能不好的人,过度输液会加重心脏负担,引发心功能恶化。 3、 损伤肝肾功能 输液使药物避免了胃肠的吸收,直接进入血液,但所有的药物都要经过肝肾代谢,长期过度输液,会大大增加肝肾负担,造成它们功能的损害。 4、 严重干扰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 过度输液会增强人体的耐药性,最终让我们面对更可怕的超级细菌,却无药可治。 此外,过度输液还会增大静脉炎、空气栓塞、毛细血管堵塞的几率等等…… 现在,开始划重点:这53种常见病原则上不需要输液 网上诸如“输液=慢性自杀”的说法,也过于惊悚吓人了,其实,我们也没有必要将“输液”这件事完全妖魔化,而应该理性看待输液。 一旦出现这些情况,还是要输液: 1、补充血容量,改善微循环,维持血压。用于治疗烧伤、失血、休克等。 2、补充水和电解质,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、严重呕吐、腹泻、大手术后、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。 3、补充营养,维持热量,促进组织修复,获得正氮平衡。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、禁食、不能经口摄取食物、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。 4、输入药物,以达到解毒、脱水利尿、维持血液渗透压、抗肿瘤等治疗。 5、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。 6、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。 7、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。 8、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。 最后告诉大家:“能不吃药就不开药,可以口服就不注射,可以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” ——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治疗原则。 是否要输液,医生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身体状况做出决定,而患者,也不要盲目要求输液或者不输液,应该听从医嘱,尊重医护人员的决定。